首页 > 刘洵柳若溪 > 第56章 香灰治病

我的书架

第56章 香灰治病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“没错,你应该戴了快有半年的时间。”

刘洵点了点头,望向冯元良。

“你说的真准,我就是去年冬天旅游回来,也是从那时开始头痛。”

冯元良神色一惊,对刘洵的话,心里更是相信了几分。

刘洵沉声道:“幸好你拜了几十年观世音,否则根本熬不到今天。”

“啊!”

冯元良皱起眉头,面容刷的一下变得惨白,居然会是这个小小饰品,令他半年里受尽折磨,不得安宁。

在这之前,他对鬼神之说,向来不太相信。

供奉观世音的神像,主要是他父母多年来的信仰,从小耳濡目染,令他养成了习惯。

即便父母已经去世多年,他同样在家里供奉一座神像,日夜上香。

“出门在外,不要乱拜神,遇到正义的还好,若是遇到某些邪祟,只会惹祸上身,命丧黄泉。”

刘洵一边说着,一边翻看饰品。

不料,他发现饰品背后有几个细小的字,虽是扭扭歪歪,但还能认的出来。

“天蛊宗?”

刘洵皱了皱眉头,搜索一遍道士的传承记忆,却是没有关于这个宗派的信息。

“说得真够邪门,不过我们老师做了几十年大学教授,绝对不会相信你的歪门邪说。”文杰冷声的讥讽道。

以他的认知,冯元良为人师表,又是在华夏大地,不可能听信刘洵的胡言乱语。

“不,我相信!”

冯元良猛地抬头,凝视着刘洵。

“老师,你可千万不要……”

文杰仍想劝说,但被冯元良举手打断。

冯元良摇了摇头,徐徐道来。

“这几年退休在家,让我彻底脱离了原先的学术圈,而这段日子的独自钻研,终于令我有所感悟,古代华夏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学问,蕴含了深奥的真理,绝非歪门邪说。”

“比如天地的五行之气,生生不息,构成了万事万物。”

“还有周易八卦,即便是现代社会的科技,同样符合其中的规则。”

文杰和杨康,听得不知所谓,一脸茫然。

只有谢长峰在旁不停的点着头。

若不是遇到刘洵,他也不会相信,况且仍然有很多科学解释不清的诡异现象。

因此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

“老太婆,去倒点香灰过来。”冯元良吩咐道。

陈蕾没有一点迟疑,马上抓了一把香灰,倒在那碗清水上。

冯元良看着碗中灰不拉几的黑水,深深吸了一口气,随后蒙头灌进嘴里。

咕噜,咕噜……

“呼!”

冯元良放下碗,吐出一口浊气。

顿时,他感觉体内有一股清凉的气息,从丹田贯穿全身,仿佛打开了所有细小的毛孔,整个人神清气爽。

之前的疲惫感骤然一空,从未有过的轻松,面容逐渐变得红润,像是一下子年轻了十岁。

“爽!”

冯元良忍不住叫喊。

“刘先生,老师这病还会复发吗?”谢长峰还有些不放心,开口问道。

“照我的话去做,用不了几天就能痊愈,至于这个能交给我处理吗?”刘洵指着手中的饰品。

冯元良猛点头的说道:“好好,快把它扔了,永远不要再出现我的面前。”

“只是扔掉,处理不干净的。”

刘洵口中念着法诀,一道真气钻入饰品里,随即手上大力一掐。

啪嗒!

饰品立即化成碎片。

一抹浓重的黑气,随之灰飞烟灭。

冯元良亲眼看着饰品碎掉,心情才稍微好了点。

一旁的杨康面色阴沉,心底很是不服气,觉得刘洵纯粹是骗人的把戏,根本不是医术。

不过冯元良确实好了,让他颇感无奈,想要质疑刘洵也不行。

“两位医师,你们出诊要多少钱,我让内人给你们转账。”冯元良感激的说道。

“不用了!”

刘洵和杨康两人,异口同声的拒绝。

杨康哪敢要诊金,人又不是他治好,只怕要了,也没脸回去告诉江涛。

刘洵则是觉得对方是谢长峰的老师,钱的方面就算了,况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,修道本该如此。

“不行,这病折磨了我好长时间,要是你们什么都不收,让我过意不去。”冯元良摇头,坚持道。

“哈哈,老师从不喜欢欠人情,所以你还是要了吧,但是提钱就有点俗套,反正老师这些年收藏了不少好东西,让你挑一件呗。”谢长峰笑道。

冯元良闻言,脸上不由一抽,无奈的苦笑道:“长峰,你这小子,惦记我的宝贝这么多年,还是不死心。”

“嘿嘿,老师就让我们开开眼界。”

“好吧,我俩快要入土了,留着也没用,倒不如送给有缘人。”

冯元良摇头一笑,随后从屋里拿出一个木箱子。

上面一点灰尘也没有,看得出来,平时经常打开。

冯元良对众人说道:“这里面都是我的藏品,说不上价格高昂,但都是比较特别的,你们每个人都可以选一件。”

文杰激动道:“我真的也有份吗?”

他可清楚得很,冯元良做了几十年考古,平时肯定收了不少值钱的古董。

随便挑一件,也是很有价值的。

“怎么了,你不要啊,那让我多挑一件?”谢长峰笑着揶揄道。

“去,谁说不要的,这是老师送我的礼物。”文杰赶紧反驳道。

木箱子缓缓打开。

里面有字画、瓷器,还有玉石之类,大多都是价值不菲的古玩。

谢长峰手疾眼快,立即抓其中一副字画。

冯元良心疼的说道:“你小子真会挑东西,一眼就选中宋代石恪的《寿星图》。”

谢长峰嘿嘿一笑,摸着手中的画卷。

宋代石恪的名画,之前有一副可是拍出上千万的成交价。

这幅虽是差了点,但也算得上少有的珍品。

文杰挑了一个明代白瓷,杨康则是一块质地不错的玉石。

冯元良的心里十分不舍,但话已经说出口,总不能反悔。

这时他发现刘洵一直没有选,于是奇怪的问道:“小刘医师,你为什么还不选,是不是这里的东西,你看不上眼?”

刘洵没有回话,而是神情震惊,直直地盯着箱里一块黑漆漆的石头。

“我要那个!”
sitemap